我们认识的很多人都曾去过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并称赞不错,很美,值得去。前几年我们一直尽可能地到远方旅行,近在北京郊区的古北水镇从未纳入我们的计划。今年疫情的严重程度限制了我们的出行,非必要不出京的管控力度让我们止步于北京。
市内的公园都一一游览,眼见最美的北京金秋即将结束,11月初,我们决定邀朋友一起去古北水镇秋游。虽然此行仅为两天,但却内容丰富,收获超出预期,我们不仅欣赏了水镇的金秋美景,而且领略了壮观的司马台长城风光,享受了长城脚下的温泉浴和日益改善的旅游服务,十分惬意。
1、美到极致的水镇金秋
从市中心的家接上朋友驾车前往古北水镇,一路畅通无阻,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位于密云区古北口镇司马台村的水镇。这个水镇是中青旅于2010年参照乌镇打造的旅游项目。在停车场通过扫码,几分钟就办完直接托运行李到入住酒店的手续,轻装开始游览。
进入园区,我们立即被迷人的秋景吸引。沿着民国街区的小道漫步前行,一路美景目不暇接。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树叶,铺天盖地、色彩斑斓的深秋景色,给民国风格的小楼和古色古香的乡村小院增添无限的遐想空间。乘摆渡车穿过水街历史风情区到达我们酒店所在的汤河古寨区,享用旅行社安排的自助火锅团餐后,我们顺利的办理了酒店入住手续,取到已在酒店的行李,并在手机的水镇小程序上预约好晚上温泉与次日早餐的时间。
沿古镇石板路的巷道步行,我们在游览区欣赏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客栈门饰和充满浓厚书香味道的书舍、书院与文创商店,感受到现代文化的气息;漫步前行,我们从供奉戎守北疆的杨家四代的杨无敌祠到老戏台、从振远镖局到八旗会馆、从英华书院到司马小烧酒坊,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氛围。可惜我们错过了1900年创建的著名永顺印染作坊和圆通塔寺。穿镇而流的小汤河、波光粼粼的水面、水中的建筑倒影、泛舟河上的摇橹小船,增添了水镇的江南味道;幽静的石阶小道、玲珑的拱形石桥、红叶装点的青砖屋舍、藤蔓遮掩的民居院墙、琳琅满目的商家橱窗、阳光照射的多彩叶茂、远处巍峨的群山环抱、依稀可见的蜿蜒长城,..构成一幅远离尘嚣、古朴浪漫的金秋水乡画面,冲击着我们的视觉。
遍布街道两旁的餐馆、诱人的特色食品,为游客提供了不同档次和不同风格的便利餐饮。我们下午在“元宝楼”品尝招牌水饺,配餐的密云大蒜脆甜可口;晚上在“烧肉馆”品尝传统密云三烧:烧肉、烧饼和烧酒,很有特色;次日中午在“水库鱼鲜馆”品尝有四种鱼(嘎鱼、鲤鱼、胖头鱼和花莲鱼)合炖的粗粮饼子杂鱼锅,味道特别鲜美。酒店的早餐也非常丰富,中西式品种应有尽有。
夜幕降临时,小镇的华灯亮了,夜景的长城也显现出来。灯光打照在小河两岸高低错落的建筑轮廓上、红黄相交的树叶上、狭窄的街道上、远处矗立的宝塔上和平静的水面上,五光十色;近处水中色彩缤纷的倒影与远处山脊上灯带缭绕的长城与烽火台相互交映,形成天工之作,美到极致。
因未等到上山顶的摆渡车,我们步行缓缓攀登了略有点陡的二百多节石阶,上到山顶教堂。在山顶高处的一个最佳位置,观看整个小镇和司马台长城的夜景。幸运的是,刚到平台,小镇的无人机表演就开始了。数十架无人机组成的方队,不时变换着队形,在空中呈现“2022、古北水镇”等字样。
我们第一次观看无人机表演,十分新奇。遥望巨龙般的长城、俯瞰梦幻般的水镇、仰望星空中的图案,犹如欣赏一幅充满寓意的油画,让人们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在中国所有的景观中,没有一处小镇能有夜长城作为背景,古北水镇是唯一;在跨越十多个省的诸多段万里长城,仅有北京密云的司马台长城能提供夜间缆车服务,并在夜长城上观景,司马台长城是唯一。这两个唯一形成的独特景观和优势资源是任何地方都难以比拟的。
更为独特的是,我们享受了能清晰看到夜长城的露天温泉浴,相信这也是唯一。水镇的温泉水源自长城脚下的鸳鸯泉,富含丰富的铁资源。在室外夜间温度仅有1~2度的环境里,坐在酒店露台40度热气腾腾的温泉池里,我们可以同时欣赏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独一的夜长城景观,真是太超值了。下午从长城上下来,我们又在水镇中心日月广场的公共温泉池,轻松享受了免费的温泉泡脚,解除攀登长城的疲劳。
2、“中国长城之最”的司马台长城
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跨越15个省市,长达21196公里,是我国古代军事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地球上唯一可以从月球用肉眼看到的人工建筑,更是中国统一的象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雄关万里的长城,目前被国家文物局确定有83段重要地段/处和烽燧,包括战国(6个点段)、秦代(9个点段)、汉代(8个点段、烽燧和障域)、唐代(4个烽燧和戎堡)、金代(2个区段)和明代(54个点段)修建的长城、戎堡、烽燧、边墙和边壕。
目前我们看到的长城多为明朝(1368~1644年)所建,总长度达8851.8千米。司马台长城便是这其中一段。这些扼边疆要隘和守京师咽喉之城墙,经历了数千年历史沧桑,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与万世基业。
以险、密、奇、巧著称的司马台长城,是古北口-金山岭长城的一段,属于明代蓟镇古北路所辖。在明代九边重镇中具有“九边之首”重要地位的蓟镇,其下辖蓟州、永平、密云和昌平部分地区的长城和边镇,对外作为保卫京师安全,防止蒙古部落袭扰京畿一带的防线;对内有牵制九边的其他边镇,防止叛乱的作用。
蓟镇辖区以燕山山系为主,整体结构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因辖区内的多条塞外越边而入的河流,峡口、要道众多,蓟镇所设关隘的密度较其他军镇大。大小隘口多达200多个,密云境内的古北口是其中之一。沿燕山山脊而筑的蓟镇长城,西北端将三面环山的大明王朝京师环绕,形成闭环和保卫京师的屏障。如今现存的蓟镇长城,除了东山海关、西居庸关两端雄关漫道,还有被称为“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的古北口段长城。此段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因建筑形式多样,并建有独具特色的麒麟影壁和海拔900多米山上的望京楼,加之此段的“惊、险、奇、雄、全”特征,被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赞为“中国长城之最”。
我们曾多次攀上北京的八达岭和慕田峪长城,攀登过中朝边境的虎山长城和怀柔境内的箭扣长城,到过固若金汤的嘉峪关、辽宁葫芦岛的水上长城和新疆唐代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在长城第一墩参观长城博物馆,为我国古代军事系统的战略重要性和科学性赞叹,更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而自豪。此次游览古北水镇,有机会登司马台长城,令人兴奋。
司马台长城的入口就在古北水镇的望京街出口,从我们的酒店步行到长城的缆车站仅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上午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们乘坐缆车上到长城岔口处,继续向上是陡峭的6~10号敌楼和享有“北京最高点”的望京楼,因考虑不太给力的腿脚,我们选择放弃攀登和已买好的回程缆车票,从5号敌楼沿长城步行下山。虽偶有崎岖险处,但路途相对平坦。这个选择让我们一路饱览司马台长城的秋景,十分惬意。登高远望,视野开阔,风景绝佳。俯瞰水镇全景,一览无遗;崇山峻岭山脊上的长城蜿蜒延伸,连接长城的敌楼清晰可见。长城脚下的鸳鸯湖景观似可与新疆的喀纳斯湖比美。长城的青色砖墙和连接城墙的敌楼,衬托着蓝色的湖面和金黄红色的树叶,在艳阳蓝天下更显其壮美。当然,放弃向上攀登6~8号敌楼的代价,是欣赏不到原汁原味的司马台长城残垣断壁和陡峭的悬崖绝壁之景。听朋友讲起他们的险历,我们庆幸做出不冒险的选择。
沿城墙漫步,在一处城墙上,先生居然发现了一块刻有“万历五年石塘路造”的文字砖。这真是太珍贵的文物了,居然与我们相遇。万历五年是1577年,说明这段长城是在戚继光在蓟镇任总兵官(1568~1584)期间建造的。这段时间也正是任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强调“重边防、修战守”指导方针之时。蓟辽总督谭纶据此方针,在蓟镇长城一线广建墩台。戚继光在蓟镇任职16年间,不仅加高加厚蓟镇多段边墙,而且侧挖堑壕,并创造性的设计了空心敌台,使之能够“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籍贼寇。贼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这一设计不仅为驻守长城的士兵提供了遮风挡雨和贮备粮食、弹药的场所,而且其内部攻守设计更是极大的发挥守备一方的战力。经谭纶、戚继光十多年的修筑,蓟镇长城焕然一新,固若金汤。[注]蒙古部落的多次侵扰都未能得逞。今天我们看到的每一块长城砖石,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所走过的每一段路、每一个敌台,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和爱国情怀。
与以往多次在八达岭长城上拥挤的游客情景不同,此处竟然游客稀少,我们一路下山,仅碰到一群日本国际学校的学生和个别游客攀爬。估计是疫情控制的原因。我们尽情的在长城上不同的景观拍照。穿过几个敌楼,沿着修复的城墙阶梯,约两个小时光景,我们下到了山底的水镇。在品尝了独特的美味鲜鱼,享受了阳光下温泉泡脚之后,我们结束了水镇之行。
水镇连长城、今天与往昔。今日休闲美丽的水镇,与昔日的烽火狼烟形成历史的对照。数千年前建造的长城维护了今天中国的统一,无数的民族英雄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我们唯有珍惜今日的和平生活,为未来创造美好。
2022年11月15日
注释
[注]:参考2022年第20期《国家人文历史》。